首页 品牌文化 向秀丽事迹
向秀丽事迹
1933年5月13日-1959年1月15日
向秀丽事迹简介

向秀丽,女,汉族,中共党员,1933年5月生,广东清远人,生前系广东省广州何济公制药厂工会委员、班长。1958年12月13日晚,所在车间酒精瓶破裂起火,危及烈性易爆的金属钠,为避免金属钠爆炸引起整个厂区和附近居民区的重大火灾,她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截住正在燃烧的酒精,避免了严重爆炸事故的发生,但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1959年1月15日12时43分逝世。向秀丽被誉为“党的好女儿”,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荣获新中国“最美奋斗者”称号。

向秀丽烈士牺牲后,广州市人民政府同年追认向秀丽为革命烈士。《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纷纷报道向秀丽的感人事迹,党和国家领导人林伯渠、董必武、陈毅、陶铸等先后题词、写诗,对她给予高度评价和赞扬,全国掀起了学习弘扬向秀丽精神的热潮,波兰、匈牙利等国家的青年也纷纷称赞学习。雷锋同志在学习向秀丽事迹后,提出了从六个方面学习向秀丽精神,并在1962年2月8日的日记中表示:“我决心永远学习向秀丽同志……我时时刻刻都要以她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舍己为群”的向秀丽精神已成为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向秀丽生平简介
1933年5月13日
1933年5月13日
向秀丽出生在广州市清远县一个贫苦工人家庭。
1938年
广州沦陷前夕,随家人逃难到了肇庆
1943年
1943年
因生活所迫,年仅 9 岁的向秀丽被送给地主家做 “养女”。向秀丽每天起早摸黑,做佃工、放牛,还要挑水、煮饭,而且常常遭受地主婆的毒打
1945年
抗日战争胜利后,随家人回到广州。11 岁的向秀丽靠做童工过活,随后进火柴厂当童工
1949年10月14日
1949年10月14日
进入广州市和平制药厂当临时工
1952年
广州市荔湾区党委派工作组进厂,发动工人,准备建立工会,向秀丽第一个提出入会要求,后被选为和平药厂的工会组织委员和基层工会女工委员
1954年11月28日
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56年
1956年
公私合营,和平药厂并入何济公药厂,向秀丽在广州何济公制药厂当上了一名包装工,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1958年10月30日
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1958年12月13日
1958年12月13日
下午 7 时 50 分,向秀丽工作所在车间因酒精瓶破裂,酒精蔓延起火,危及烈性易爆的金属钠,她侧身卧地,英勇与烈火搏斗,截住燃烧的熊熊大火,避免了一场严重爆炸事故,而她自己身体被烧成重伤
1959年1月15日
1959年1月15日
12 时 43 分,向秀丽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她从烧伤到去世,经历了牵动人心的 33 天
1959年1月15日
广州市中区党委追认向秀丽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1959年1月18日
中共广州市中区委员会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
1959年1月26日
“人民日报” 为向秀丽事迹写了《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编后语
1959年2月1日
当时的党和国家,广东省和广州市的领导同志林伯渠、董必武、郭沫若、陶铸、王德等都为向秀丽写诗、题词
1959年2月12日
中国青年报发表《崇高的品质,光辉的榜样 —— 悼念和学习向秀丽同志》社论
1959年2月
何济公制药厂党支部决定化工车间命名为 “向秀丽车间” 把向秀丽生前的小组命名为 “向秀丽小组”
1960年4月
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向秀丽为革命烈士
1962年2月8日
雷锋同志在日记里表示要永远向向秀丽同志学习
1966年底
广州下九路改为秀丽路,以纪念向秀丽
1982年8月
将下九路何济公制药厂楼宇命名为 “秀丽楼”
2009年10月
在建国 60 周年 “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 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评选活动中,向秀丽入选 “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19年9月
在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等 9 部委决定授予向秀丽同志为新中国 “最美奋斗者” 称号
集团OA何济公OA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何济公公众号

小红书

扫描二维码

关注何济公小红书

抖音

扫描二维码

关注何济公抖音

微博
联系方式
收起导航